“看到小枫的悲剧,作为一名心儿科的医生,我非常难受,因为挽救生命的医疗技术是成熟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庄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全国每年新增的12-15万需要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中,有一半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获得治疗,累积患儿超过100万。
本报昨天A12版报道,茂名电白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3岁少年小枫,因为父母筹不到手术所需的十几万元,最终客死广州。
百万患儿 没钱治病
庄建告诉记者,与小枫有类似病情又得不到治疗的孩子,保守估计全国累积有100万。“‘先天心’的发病率在中国新生儿的出生缺陷中排第一,全国每年有15-20万新生儿患该病,而其中80%也就是约12-15万需要治疗,但每年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的病例只有7-8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病例没有得到治疗,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是医疗技术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没钱治疗。”
庄建说,这些孩子大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死亡。不少病人像本报昨天报道的小枫那样,在没有条件治疗的医院反复检查,得到正确的诊断时,已花光了所有的钱,最后找到有条件手术的大医院,却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扶贫基金 杯水车薪
庄建介绍,省人民医院近几年也有针对贫困病人的“扶贫救助基金”,帮助一些没钱治病的脑瘫、白血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但是因为资金有限,院方希望基金能用在投入少、疗效好的孩子身上,尽量帮助到更多人。如动脉导管未闭的先天心病例,手术费用只需几千元,结扎血管后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像小枫这种需要多次手术、费用约十几二十万元的复杂病例,医院的“扶贫救助基金”是杯水车薪。
“我最近为一名复杂先天心的孩子做了手术,他很幸运地得到了广州‘妈妈网’的网友捐助,但这种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并不多见。”庄建说。
根本之道 重在预防
怎样解决全国这100万的“先天心”累积病例?庄建开出两个“治标”良方:
首先是“预防重于治疗”。近年来,省医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国内率先推广先天心产前诊断的基层培训,帮助部分珠三角的市一级医院建立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的体系,使得准父母在怀孕20周就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的异常,让这些父母提早作出选择。过去三年里,经过基层医院初筛再转入省医的6000名孕妇中,有300例的胎儿被确诊为先天心,确诊率达到5%,远高于先天心0.7%的发病率。
其次,是建立广泛的覆盖儿童和新生儿的医疗保障体系。“靠媒体和网站炒一炒,然后得到一些社会救助基金和慈善机构的资助,这种情况只对单个案例有意义,不能解决100万患儿的庞大群体。”庄建指出,广州市近日把新生儿纳入医保,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