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日世界心脏联盟的Sydney
Smith教授来华参与了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的合作,同时中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诸骏仁教授以及赵冬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的进展以及它能够给我们广大的患者朋友带来那些帮助。
Sydney Smith教授
研究显示,因冠心病急性发作而住院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为“二进宫”,因此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不可忽视。在会上,Smith教授指出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在没有发生冠心病的时候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属于一级预防。一旦发生冠心病,经过医生手术治疗后就进入二级预防阶段。
很多人认为,冠心病发作后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只要不再难受,靠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就能远离二次发作。实际上,这种观念并不正确。诸骏仁教授指出二级预防应遵守ABCDE五大原则:A是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B是指应用贝塔-受体阻滞剂及严格控制血压;C是指坚持使用立普妥等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密度并戒烟;D是指控制饮食和糖尿病;E是指适当锻炼身体。
赵冬教授
通过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阶段性的工作,赵冬教授指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目前冠心病临床的诊疗和二级预防中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预防的问题,是一个医疗质量的问题,在二级预防中,很多病人的危险因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没有很好控制,他汀类药物的服用率很低,ACEI和阿司匹林的用药也没有达到基础水平。
背景资料
什么人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高危人群
首先是有冠心病和冠心病等危症的病人,如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做过搭桥、支架、介入治疗的病人;有典型心绞痛,即男性做过运动实验,做心电图可以证实的,女性做过造影证明是有心绞痛的。所有的冠心病人都是高危的,如果不进行干预,包括他汀的干预,十年会有20%的病人会复发,不管搭桥、介入做得多成功。
冠心病等危症病人,如糖尿病人,虽然没有得过心肌梗死,但是得过其他血管的动脉硬化,比如辅主动脉瘤,得过有症状的颈动脉斑块,得过脑卒中,还有是有多重诱发因素的人,比如又吸烟、又喝酒,血脂又高而且在55岁以上的男性。这些人必须要进行强化降脂。
还有是极高危的病人。如又有糖尿病,又有过心肌梗死,这些人十年内再次心肌梗死的机会是8%。其次就是急性冠状综合征,也应该强化降脂。得过心肌梗死,做过搭桥手术,危险因素不能纠正,比如说吸烟又不愿意戒烟,或者是戒不了的,得过心肌梗死又有代谢综合征的。这就属于极高危人群。
(责任编辑:邵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