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卫生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卫生医疗系统已开始着手建立“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倡导就医首先就近选择社区医院,力图通过这一举措有效缓解首府市民看病难、看病贵。
据乌鲁木齐市卫生局基础妇幼处处长张洪斌介绍,推行这两个制度的目的是要让患者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如果病情较重,再向上一级医疗服务机构转移,待病情进入稳定康复期,再转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简言之,“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能使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灵活选择、双向流动。张洪斌说,我们鼓励市民今后小病先到社区,大病到医院,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自身医疗负担,各级医院也可以将患者病情细化分流、逐级治疗,避免了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现象,也使各级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记者还了解到,为推动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从明年起,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助,乌鲁木齐市也在补助范围之内。届时,乌鲁木齐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每人每年将至少享受3至4元的补助。除中央财政补助之外,自治区和市政府于今年年底也将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拿出一定资金资助社区医疗机构为居民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如为社区居民提供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有关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技术服务及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提供资金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和人员培训等。
乌鲁木齐作为自治区推进社区医疗服务的试点市,从1999年开始对一些企业医院和街道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组合和改制,之后又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要求这些医院承担起向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卫生医疗服务的职能。截止目前,乌市90%以上的企业医院进行了改制,现在全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包括下属的服务站,总共有156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每3至5万人有一个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的要求。
过去由于大多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属于“基本医疗定点机构”,导致患者在这些“小医院”就诊不能享受医保福利。记者了解到,为推动“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的顺利实施,乌鲁木齐市正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范围,届时患者持医保卡进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医保福利政策。在此基础上,乌鲁木齐市卫生医疗主管部门还将根据物价部门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标准,对定点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审定,同时制定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乌鲁木齐市政府还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制定、推行了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病床医疗服务项目也纳入到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有关人士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力推进乌鲁木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逐级治疗”的进程,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杨涛、纪洲、晏勇华、杨澄苇)
推动“社区首诊制”的关键——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范围
“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一方面便于参保人员就近就医,提高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能转变群众的就医观念,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小病’在社区医院治疗,以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8月17日,乌鲁木齐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医疗机构的一级服务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以及预防和促进健康的任务。纳入医保管理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相应地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参保职工提供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他认为,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医保的定点单位中来,能够使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利用这个机构接受服务。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乌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被纳入医保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到社区医院就诊的积极性,居民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也选择到大医院就诊,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看病费用高。因此可以说,将社区医院纳入医保范围,是推动“社区首诊制”顺利实施的关键。此外,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
“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对我们参加医保的职工来说是件大好事。我们愿意就近在纳入医保的卫生机构看病,这样比较方便,看病费用也低廉。”8月16日,正在天山区胜利路街道三屯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的居民张一宁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8月11日,乌鲁木齐市新增49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其中有20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至此,乌鲁木齐市纳入医保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至40余家,占全部定点医疗机构的15%。新增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覆盖了城区大部分街道和居民小区,也有一部分设在社区居民集中的城郊偏远处。对于尚未未纳入医保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乌鲁木齐市劳动保障局这位负责人表示,只要条件成熟,将把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我们服务站被纳入医保范围,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内参加医保的职工看病,我相信,到我们这里看病的病人一定会越来越多,服务站的发展一定会比以前好。”8月16日,天山区胜利路街道三屯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周至惠乐观地对记者说。(杨涛、纪洲、晏勇华、杨澄苇)
(责任编辑: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