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最新急救“大数据”出炉,注意这5大病种!

今天

市急救中心发布

2024年全市院前急救报告

去年,全市120共接听电话近87万个,日均约2377个。全市108个院前急救分站共出车32.1万余次,日均约878次。救护车平均反应(自接到呼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为11分18秒。全年共救治患者27.7万人次,日均约757人次。全部院前急救中,前五位病种分别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物理化学伤害、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各种创伤高居首位

安全出行莫大意

苏州市院前急救数据显示,历年来,创伤均居各种意外之首,去年更达到全市院前急救总量的45.09%。全部创伤中,交通事故占比高达60.53%,占院前急救总量的27.29%;跌倒占比19.19%,占院前急救总量的8.65%。

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务必注意交通安全和生产安全,谨防意外伤害。临近春节,要特别注意出行交通、游玩安全。

神经系统疾病紧随其后

牢记“中风120口诀”

物理化学伤害不容小觑

远离危险隐患是关键

物理化学伤害包括 酒精中毒、中暑、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这几种疾病都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如周末与节假日是酒精中毒的高发期,中暑、溺水高发于夏季,而一氧化碳中毒高发于冬季。

全部物理化学伤害中,酒精中毒占比高达74.78%,占院前急救总量的6.53%,比前一年增加了15.34%。聚会、应酬往往导致酒精中毒事件扎堆。市急救中心提醒,临近春节,市民在过节团聚时不要过量饮酒,防止出现酒精中毒、肠胃性疾病,甚至呕吐窒息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一旦出现醉酒,要有专人看护。醉酒严重的,要及时送至医院醒酒。

受极端酷热天气影响,苏州去年的中暑患者比前一年多了一倍,溺水患者比前一年增加了78.49%。在高温天里,市民若需长时间在户外作业,务必加强防护、预防中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温天里,部分老年人不会采取任何降温、通风措施。长时间处于密闭不通风环境,易导致中暑,需多加注意防护。此外,市民要增强安全意识,谨防溺水事件,暑假期间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监护。

去年,苏州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比前一年增加了16.3%。冬季,不少市民喜欢在家中用炭火取暖、烧烤、火锅或围炉煮茶,但其中存在的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室内煤气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冬季在室内烧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警惕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

心血管系统疾病危害大

突发胸痛不能忍

去年,胸痛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33.44%,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50.24%。胸痛是指胸部的不适感,包括胸部紧缩感、闷胀不适、窒息感、压榨或压迫等感觉。

市急救中心提醒,胸痛可能致命,千万不能“一忍了之”。市民如果突发急性胸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平躺休息,尽力缓解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120,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呼吸系统疾病仍高发

不能忽视“小感冒”

呼吸系统疾病和天气息息相关,秋冬是其高发季。天气转冷后,市民如不注意添加衣物、及时保暖,就会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机会,容易导致人们感冒。若不重视治疗,可能继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逐渐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发展为肺炎。

市急救中心提醒,感冒虽为“小病”,但市民不能小觑,要重视并积极预防。患病后,要抓紧对症治疗。

特别提醒

抢抓“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值得重视的是,据统计,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因此,身边人能否把握急救的“黄金4分钟”极其重要。

市急救中心提醒,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遇这些患者,市民务必迅速拨打120求助,听从调度员的电话远程指导,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现场如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可配合使用,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每延迟1分钟,患者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10%。如果延迟10分钟以上,即使患者抢救过来,也可能出现脑死亡,即植物人。

去年7月,市急救中心新上线了 120视频通话功能和专家顾问席,由市级三甲医院安排资深急诊、急救和重症医学专家担任医疗顾问,直接参与现场急救,开创院内专家直接到120指挥调度中心一线办公的创新模式,有利于给予第一目击者和救护车内医务人员更专业的医疗指导。

市民拨打120电话时,不仅能获得120调度员的专业指导,危急重症情况下更有医疗顾问专家的远程指导,更有效解决呼救者“不敢救、不会救、急救动作不规范”的情况,为患者进一步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去年,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腾讯公司联合开展苏州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及苏州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共建基于 “公益AED设备+急救志愿者体系+应急救援调度系统”的公共应急模式,探索打造华东地区首个“黄金4分钟”医疗急救圈。工程项目一期在重点公共场所投放500台AED设备,在重点人群中培养8.5万余名急救志愿者(其中实名认证急救志愿者近7.3万人),并完成了240余场急救演练。

目前,苏州全市轨交线路200余个站点实现了AED全覆盖、急救演练全覆盖、轨交员工急救培训全覆盖。

正确使用120很重要

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在拨打120呼救时,要向调度员提供确切的事发地址、可联系到的电话号码,并简要描述患者症状。目前,苏州全市120实行调派分离制度,在市民提供前述三要素后,调度员已经派出救护车赶往现场,后续的远程指导不影响派车,请市民务必配合调度员远程指导,抢抓救护车赶到前的急救时间。

若叫车后,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需要救护车了,也请 及时拨打120反馈,避免救护车跑空。一些轻微伤、普通小病等,可自行前往医院,切勿浪费宝贵的120急救资源。

此外, 市民如有出院等非急救转运需求,请拨打120联系指派正规非急救转运车。目前,中心城区有7个非急救转运分站,25辆非急救转运车,有效减轻急救负担,避免挤占急救资源,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非急救转运需求。

新春将至

广大市民要注意健康管理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节假日注意交通和游玩安全

适量饮酒,切勿暴饮暴食

祝大家健健康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