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国粹,中药、针灸、按摩、火罐、刮痧等都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尤其是针灸,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元灏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公布的一项科研成果——针灸对16类共461种病症可发挥治疗作用。
从古到今,在实际应用中,针灸也发挥了很大作用。1975年,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用“金针拨障法”为毛主席治好了眼疾,为此,主席还赠诗以表感谢——“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的郭静博士介绍,针灸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多途径调节机体机能,临床用途非常广。早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即向全世界推荐了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及眼科在内的43种针灸治疗适应症。经过不断地临床摸索,目前认为针灸治疗各种痛证疗效确切,如头痛、坐骨神经痛、痛经等。此外,针灸在神经系统疾患如周围性面瘫、中风,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如腰椎病、颈椎病、网球肘,还有失眠、抑郁症等方面也疗效非凡。而且,针灸完全是通过激发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来治疗疾病,副作用很小,“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的治疗方法”。
针灸被介绍到国外后,不仅得到了重视,发展也日益红火起来。据介绍,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把针灸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在美国,有中医针灸执照的医生人数每年不断上升,2001年时已有1.4万多人;巴西有1.5万多名针灸医师,而且今年还将通过立法把针灸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德国当前有3万多名针灸师;荷兰则有两三千家针灸诊所。值得一提的是,国外越来越重视对针灸的科研,法国有18个针灸的研究单位,6个专业的针灸期刊;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用于针灸的研究资金达到79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