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一件坏消息几乎会在转瞬之间改变一家制药公司的全貌。
最近一段时间,高价并购消息连连:7月21日罗氏拟以440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以及早些时候仿制药企业梯瓦以70多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Barr制药公司。
即使是在制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今天,投资者仍然对该行业钟爱有加。截至7月15日,在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中,医疗保健类股票的市场价值超过了金融服务行业,这是自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自7月1日以来,美国证券交易所制药类股票指数上涨了4.1%,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下降了1.7%。
在这股狂热潮的背后,投资者也适时得到了一贴“制药行业风险醒药”。7月21日,先灵葆雅报告称,降胆固醇药物Vytorin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表现欠佳。受此消息影响,先灵葆雅股价猛挫12%(在这之前3个月里,它的股价已经上涨了35%)。该消息也使得联合销售Vytorin的默沙东股价走低。
在经济不景气的日子里,投资者往往看好制药行业,似乎即使荷包变薄,药还是要吃的。此外,大多数大型制药公司的现金流仍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并且在红利的支付上仍然显得相当慷慨。再者,投资者在对那些成为强烈并购目标的制药公司投下赌注时,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罗氏的收购价要比基因泰克此前的收盘价高出9%;而梯瓦支付的价格要比Barr公司股价高出43%。
稳定性成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制药行业的这种避风港地位正在成为疑问,因为即使是稳定性这一最基本的假设也会发生动摇。
今年第二季度,处方药销量开始出现下降,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由于医疗保健费用持续上涨,与3年前相比,病人倾向于减少药物的使用,或者能不用药就尽量不用。
再者,从制药行业受到的长期威胁来看,手持现金或者购买美国国库券也许是一种比投资于制药行业更加安全的投资方式。在制药行业,一些赫赫有名的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产品专利失效问题。2011年,辉瑞年销售额高达130亿美元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将遭受仿制药的竞争。同年,百时美施贵宝年销售额5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波立维也将失去专利保护。制药行业正在竭力寻找这些重磅炸弹药物的替代产品。
此外,美国FDA对新药的审批日益挑剔和谨慎,越来越多的新药由于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而遭到FDA的拒绝。今年4月,FDA在3天之内拒绝了默沙东的两个新药申请,其中一个药物被用来降低胆固醇,有分析人士预测该药将成为重磅炸弹药物。
降本并非长期答案
历史已经表明,在制药行业,分红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2003年,出于转型发展战略的需要,先灵葆雅首席执行官Fred Hassan将公司的每股红利从64美分削减到了22美分(现在的每股红利为26美分)。投资者们的心情可谓相当沮丧。
今年,在最近有关Vytorin的坏消息再次传来之前,先灵葆雅股价一直处于反弹之中,部分原因要归结于Hassan实施的降本节支措施取得了成功。过去几年来,大多数制药公司一直在削减销售队伍,落实效率优先计划,以促进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它们能做的也就仅限于这些。从短期来看,瘦身行动也许只给公司的那些股东们带来了好处。
多元化产生安全感
那么,在制药行业,还有哪些安全的公司?市场分析人士推举了强生和雅培等制药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经营业务远不止处方药这一块。
7月15日,强生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赢利超过了原先的预测,而这部分要得益于消费者产品和非处方药的销售额增长。强生的热门产品包括Listerine漱口水、止痛剂Tylenol以及过敏药Zyrtec(公司不久前刚刚将其从处方药转变成为非处方药)。
分析师预计,由于经营业务多元化、投资回报率高、财务状况良好,强生股票表现将会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5%。强生没有一个产品或一种经营业务能主宰公司的经营业绩,这反而有助于它经受住医疗器械或制药部门不佳的业绩表现。
今年以来,强生股价已经回升了3%。相反,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去了16%,而标准普尔500医疗保健指数下跌了10%。
更多的并购行动或许会推动一些制药公司的股价上涨。然而,要寻找到合适的收购目标可能并非易事。虽然罗氏长期持有基因泰克的大部分股权,却很少有人预计这家瑞士制药业巨头会一举购买基因泰克的余下股份,因为罗氏的欧洲高管们曾经发誓,他们宁愿与这家生物科技企业保持一种松散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赢利报告出奇的糟糕,今年5月,仿制药企业Barr的股价跌去了23%。Barr公司又一次提醒投资者,一件坏消息在转瞬之间几乎可以改变一家制药公司的整个面貌。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制药行业也许是风险投资者的一座灯塔,但它显然不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