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朝气蓬勃的季节。对于医药零售商业而言,春天似乎是一个成长的季节,大抵是积聚了一个冬天的热情和能量,在这个春和景明的季节爆发了。一个新的跑马圈地热潮正在业内兴起,如火如荼。
当2007年药品零售20强排行榜锻造出炉时,每一个药品零售经营者无不感到振奋,感到压力。令人振奋的是,榜单上最大的赢家是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年销售额高达24亿元,即使是位居第十名的云南鸿翔药业一心堂,年销售额也达到了12.7亿元。而门店数最多的海王星辰,门店数达到2002家,而且全是直营店。这就给了我们每一个经营者这样一个信息:你如果不做大做强,你终将被强者吃掉。从全国的药品零售兼并重组趋势来看,强者为王,终端为王。每一个经营者心里都明白,你只有拥有更多的终端,你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你才能够操控市场,你才能够强势生存。所以,谁都不愿在抢占市场上先输一筹。但扩张需要资本,需要人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这些,却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具备的。但经营者谁也不会看着别人发展,自己却坐以待毙。
主动出击
在我们陕西宝鸡市,药店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今年开春,在繁华的经二路上,一下就新开了两个大型药超,在中山路一墙之隔,新开了约500平米的药品超市,还有在新开发区和福临堡等地,新开了几家药店。据统计,目前宝鸡市区的药店数已接近180家,相对于宝鸡市区80万常住人口而言,这样的药店数量显然是饱和了。然而,开店的势头方兴未艾。尤其是最近正在筹备的600平米左右的同济堂药品超市,与早先一年开张的约400平米的众信药品超市竟然只有一墙之隔,两家的门头还连在了一起。
资本的掠夺性注定了资本对利润的最大期望,也必然注定了资本的嗜血和残酷。在一个药店超过饱和度的时期,资本的进入一定会引起行业资源的整合和促进优胜劣汰的加剧。在我们地区,过去的便利店由于受社区卫生服务的挤压,加之本身规模和服务的弱势,还有城镇医疗保险刷卡的定点限制,使得便利店已经无法生存,纷纷关门歇业。而在大的药店之间,民营和国有以及个体药店,无论在人才还是经营模式,乃至服务和管理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样竞争的结果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了,诊所大夫的价码增高了,开店成本增加了,价格越来越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即使这样,我们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年销售上亿元的医药零售企业,这当然与我们地区经济落后和消费水平低有关,但也与我们的企业规模小而散、资本集中度低有很大关系。
在我们地区,我们也看到了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快速成长的事实,他们依靠资金实力,在开店决策上以其战略前瞻性的目光,具有不怕失败和不甘失败的胆识,频频出手,气度非凡,表现了未来不可小觑的成长性,他们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真正中坚。
跑马圈地
在新一轮的跑马圈地热潮中,我们再次领略了资本的力量。跑马圈地,旨在占领更多的市场资源,掌握更多的市场机会,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资本总是以其贪婪的本性期望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利益,没有人能够阻挡资本对任何一个行业的进入,没有人能够阻止资本对一个行业的整合。
不过我们也从今年春天行业的涌动中欣喜地看到,中国的医药零售行业,在几年的跑马圈地之后,获得了强劲的成长。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全国药品零售20强企业销售总额为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亿元,增幅为13.6%;第十强企业的年销售接近13亿元,比2006年的第十强提高2亿元,增幅约为18.2%。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到了13家,比2006年增加了两家。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也使我们看到了强者的速度,强者的气势。
对于我们区域性的药品连锁而言,我们不具备大企业的资金强势,更不具备跨区经营的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以整合自身现有资源为前提,抓好盈利店以保生存,抓好品牌店以树形象,抓好便利店突出特色,使得整体优势得以发挥。尔后,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扩展,增加市场覆盖面,扩大市场占有率。切忌盲目跟风,盲目扩张,造成资金沉淀,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全盘的经营业绩。
扩张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必须量力而行。
春天来了,扩张的竞争势如破竹,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做强就不能发展,不做大就没有实力,但我们同样不要忘记那些因盲目扩张而倒下的企业,还有那些终生痛悔的企业家们。市场是有心人的,企业无论多大,只要做好就行。
陕西宝鸡市医药大厦总经理 范宗科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