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南京中大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胃肠道疾病及肝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莫少卫: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痔瘘、肛裂、肛周脓肿、大肠疾病、便秘、小儿肛门病等。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
结肠癌患者都有着极为相似的饮食结构: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少纤维,因此被称为吃出来的癌症。在其防治过程中,医生总强调注意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红薯、韭菜、白菜等,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毒素排出。但已确诊的肠癌患者,食用粗纤维食物时一定要细加工。
南京中大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陈洪指出,有的肠癌患者餐餐都要求吃粗纤维的食物,它既防便秘又防腹泻,还能保证每天规律排便,但却忽视了粗纤维食物的加工过程。孰不知,太粗糙的食物反而会对肿瘤部位有刺激。
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则要控制膳食纤维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藕粉汤、玉米面粥等,这些食物可顺利通过肠腔,减少肠道刺激,防止肠梗阻发生。如果病情已发展到晚期,更要控制粗纤维食物摄入,建议病人多喝蜂蜜水,多吃香蕉、梨,其中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莫少卫说,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浸润性肿瘤需5~10年,在此期间不仅饮食上要注意,更要定期接受肠镜等相关检查。结肠镜检查没有想象的那样可怕,在检查过程中,会给病人注射镇静剂以减轻痛苦,整个检查过程只要15~30分钟,第二天就能恢复正常活动。
另外,有的患者误认为结直肠癌诊断只能做结肠镜,其实乙状结肠镜、大便隐血检查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也能帮助诊断,只是结肠镜可发现更多癌症,一次就可完成检查、诊断以及祛除息肉,被称为“金标准”。
因此,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或便秘者应做肛肠科检查,检查周期为3~5年;与肠癌有密切关系的肠息肉患者,每隔两年查1次;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筛查年龄提前到45岁。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