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制药企业的重点是研发能治病的药,但这一发展方向应该改变,因为各国政府把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公民保健,特别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公民健康,预防性药物市场将大热。
西班牙《世界报》日前援引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制药工业前景的研究报告指出,一种药物带来数十亿美元利润的时代即将过去,跨国制药企业战略需要发生革命性变化,把研发重点转到预防性和个性化药物上来。
目前,药品研发工作集中在8~10个国家,许多药品还没有投入市场就宣告失败。报告认为,这一研发体系将逐渐被淘汰。在新体系下,监管部门将根据实际需要,预先同企业就新药品研发达成协议,并合作进行临床试验,从而缩短企业开始获取收入的时间间隔,降低投资成本。这样做的结果将不会是生产出能让数百万患者使用、有巨额销量的药品,而是能够提供个性化治疗的产品。对于身患特定疾病的少部分患者来说,这种产品应是最理想的治病药。
报告还呼吁实现国际药品审批统一标准。报告指出,目前,为了获得不同地区的销售许可,各制药企业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办理相关手续。在一个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全球化世界里,拥有世界性统一的药品监管机构和评估机构意义重大。报告预测说,到2020年,世界药品市场的价值将比目前增加一倍,但增长热点将发生转移,顾客群的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的药品销量增长最快,到2020年将占世界药品销量的1/5。
有公司曾经发表预测,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上将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到期。已有的“重磅炸弹”纷纷面临专利到期,而新的“重磅炸弹”却迟迟不能出现,这使得跨国制药巨头已经或即将失去巨大的利润来源。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药研发已经越来越困难,而且,近来不断出现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也使得FDA等监管机构对于新药审批慎之又慎。
因此,笔者认为,跨国制药巨头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会是成为医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对于预防性及个性化的药品的需求,医疗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好可以满足,而且,新药研发工作是支撑制药企业的关键,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现有新药研发在不久的将来将失去大部分效用,一旦新的研发方式出现,并被大规模采用,那么跨国制药巨头的运营方式将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