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搜狐健康与中国学生健康报协议刊载,请勿转载,发现必究。
新闻背景:自1990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在每年的5月20日都组织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多年来,该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
4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小学发生了30余名学生集体中毒事件,给北京市学生的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4月18日,本报题为《营养餐: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报道一经刊登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个多月过去了,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特别是在5月20日这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社会各界都将目光聚焦于学生营养话题的时候,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哪些整改措施?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北京市,特别是发生学生集体中毒事件的海淀区,对于学生营养餐确实有了一些新的“规矩”。不仅对营养餐展开大抽查、规范营养餐操作,而且决定在学校食堂配备专职营养员。与此同时,4月23日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北京市教委向全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学校春季卫生行动”的通知》,对学校食堂卫生环境展开拉网检查。自此,北京市拉开了“为学生营养护航”的序幕。
抽查饮食卫生 配备营养人员
法规:卫生、营养双管齐下
自4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小学发生学生餐集体中毒事件以来,海淀区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卫生进一步加大了监管,5月14日至16日,海淀区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联合海淀区卫生监督所对全区10所中小学校的食堂以及为其服务的配餐公司展开了抽样调查,主要查看餐样中的大肠肝菌是否超标;食堂的餐具、器皿是否彻底消毒。“从5月17日开始,按照类似的抽检方式,我们将集中精力抽检平时我们认为比较差的学校食堂,形成数据之后,展开拉网检查,即把所有海淀区的中小学校食堂全部走一遍。”海淀区教委学生营养餐办公室主任汪彤说。有关部门将北京市的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也纳入了监管范围。北京市学生营养餐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肖燕平对记者说,对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监管将主要集中在卫生方面。
此次对学校食堂监管最为突出的是,对学校食堂的操作间也做出了具体要求:操作间面积不能低于50平方米,50平方米的食堂只能为200名学生做餐,每增加1人,操作间需要增加0.25平方米。
不但如此,海淀区还在积极地为学校食堂配备合格的营养配餐员(即获得劳动人事部颁发的营养配餐员或营养配餐师合格证的营养师)。汪彤说:“目前,海淀区已有80个学校食堂拥有了专职的营养师,但还有近40家学校食堂的营养员没有到位。” 海淀区为学校食堂配备营养师的举措是北京市卫生局联合北京市教委开展的“学校春季卫生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肖燕平说,“北京市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城八区的学校食堂,明年争取北京市各中小学食堂都有自己的专职营养配餐员。”
时时跟踪管理 月月提交“食谱”
培训:营养师有了新任务
监管学生营养餐,营养师是一个关键环节。此前,很多专家一直在呼吁北京市的配餐公司和学校食堂没有足够数量的营养师。但据肖燕平介绍,北京市的配餐市场并不缺乏营养师,目前只有50家营养配餐公司,即使一家一名营养师,也只需要50名;况且劳动人事部也已将营养配餐员(营养师的初级)作为一个职业来考核,并举办了相关的培训班,问题在于配餐公司缺乏对营养师的有效利用。
目前,配餐公司给学生的配菜是按一定的套路进行的,不需要营养师去计算每顿午餐的营养含量,这就使得很多营养师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实际上,营养师的职责是对人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管理和指导,对膳食营养进行评价、管理和指导,对食品及配方进行营养评价等。营养师至少应该要对每一餐的营养配比都严格监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学校了解学生的营养状况;根据相关情况调整营养配比,例如某个学校要开运动会、要集中训练,那么营养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营养配比,而不是让学生在所有的情况下吃的营养餐都千篇一律,这样就不能体现出营养师的作用所在了。
肖燕平说:“在此基础上,营养师还应该配合所在的配餐公司,每个月提交一份营养代量食谱,在食谱上明确标明每个月学生配餐中各种微量元素、营养素的含量,从中很容易看出,学生们每天都摄入了什么营养素。通过这个食谱来跟踪学生们的营养状况。”
习惯清淡口味 改变饮食观念
教育:让营养代替口味
“营养餐不太好吃”是很多学生的同感。学生觉得饭菜不好吃,就回家向父母告状,父母就会找到学校来理论,这是目前很多学校遇到的尴尬情况。“营养餐注重的是营养而不是口味,如果严格按照营养素的配比指标来设计饭菜,那么饭菜的口味的确不香。3克盐、5克油做不出口感很好的饭菜,这就是客观现实。”肖燕平说,“学生接受营养餐肯定会有一个过程,为了吸引学生选择营养餐,配餐公司可在一周里面有一次‘超标’,把饭菜做得香一些,但其余的几天要严格按照营养配比来进行。”
家长、老师都要逐渐转变观念,3克盐、5克油做出来的饭菜肯定不如在家大鱼大肉吃得香,也比不上饭馆里油汪汪的饭菜可口。营养餐不好吃,但是它符合营养标准,因此营养意识必须加强。“要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最主要的是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这也是这次重推营养餐的目的所在:给人们灌输‘宁愿嘴吃亏,也要保身体’的营养意识。配餐公司要加大力度派营养师在学校举行定期营养讲座;卫生老师在营养课上加大营养宣传;效仿西城区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到学校看孩子们吃什么饭等等。”肖燕平说。
新闻回顾
4月18日,本报刊登了名为《营养餐: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关注报道。该报道通过知情人的讲述,指出了中国营养餐目前存在的不足:因为对营养师的不重视,导致营养餐不能真正达到营养的标准;为了抢占市场,营养餐配餐公司间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文章还指出,学生营养餐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法律监督和投入方面都有所欠缺,加之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使得营养餐的发展举步维艰。文章最后提出建议,学校要积极选择有品牌的配餐公司为学生送餐;家长也要对营养餐起到监督的作用。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