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两端:公益和生存
在医院陷于“逐利”的舆论谴责、“医生”这两个字被赋予更多外延的今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仅被普遍关注、反复提及,更变得异常敏感。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老百姓想不花一分钱看病,这在任何国家都很难实现。
■政府该对“公益”给个说法
什么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谭家驹代表说,我理解的医院公益性,就是老百姓看病少花钱。但医院是公益的还是非公益的,跟医生本身没有关系,医生的工作就是根据病情看病,然后得到合理的劳动回报。现在的问题是,国家不给医院投入,或者投入很少,医院和医生就必然想办法从其他途径获得回报。员工要吃饭、医院要发展,还要负担政府的职责,包括公共开支、义诊、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更要保证医院的正常支出,当医院连水电费也要自己去赚时,叫医院怎么体现公益性?所以对于医院的性质,希望政府给个说法。陈海啸代表也表示,我理解的公益性就是建立纳税人的医院,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公平对待、便捷就医、合理定价的治疗条件。
“今年我觉得最可喜的地方是,一些非医疗单位的人大代表开始为我们医疗单位说话了,我理解的公益性应该是社会的总动员。”林曙光代表说,一个国家需要一大批医院来支撑政府对老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基本保障制度,国家对医院投入不足,老百姓就医要求强烈,医疗体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改革,又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出现目前的问题,是整个社会造成的,应该由社会解决。
■医生待遇应等同公务员
如何将医院的公益性更好地体现出来?赵鹏代表说,要保证医院的公益性,政府就不能一方面把医院看成是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又把医院当成企业对待。政府应该在一个城市管好一家公立医院,由它来完成政府的基本医疗职能,公立医院应由国家投入,其他医院应参与市场竞争。对此,符文缯代表进一步表示,特别怀念以前做医生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创收的问题,能为患者省多少,就尽力省多少。所以医护人员的待遇应该和公务员一样,医生没有后顾之忧了,自然会尽力为病人医治,其实这样反而能为百姓和国家省钱。
“我主张收支两条线。”谭家驹代表说,目前,全国有保险的人不到总人口的50%,达不到50%的保险率就是低效的。现在是医生要赚钱、病人怕高价,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这样病人有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和商业保险,患者就有了保障;医院的全部收入交给政府,政府再支付医院发展的必需费用,医生收入也有了保障。
公益性要靠政府投入体现
■大白菜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北京的大白菜价格高涨,群众意见很大。北京市政府采取了高价从菜农处买菜,再低价卖给百姓的措施,群众又能买到平价大白菜了。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政府为差价买单来实现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样需要依靠政府投入来体现,靠药品零利率、降低检查费用减少医院收入来体现公益性是不恰当的,国家的补偿机制必须跟上,否则医院无法生存。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非营利的公立医院,这是中国特色也是许多弊端的根源。”栾文民委员借“大白菜”的故事,阐述了他对公立医院保持公益性的看法。
面对“公立医院如何体现公益性”的话题,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政府补偿机制这一先决条件。殷大奎委员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以体现,需要政府在经费投入、政策导向、管理规范等多个层面上给予公立医院支持和引导,但首先政府必须保证经费投入,使医院的基本运转能正常进行。突发事件的参与、贫困患者的救济、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医疗救助等都会消耗医院资源,增加医院运营成本。而且,现在医院虽然是非营利单位,但医院的各种负担仍相当多,据统计至少有二三十种其他费用,这些额外支出也让医院不堪重负。如果政府没有建立起对公立医院恰当的补偿机制,医院就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从患者身上获取经济收益,出现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等不正常现象,使得医院的公益性淡化。
■公益性是根本属性
钟南山委员认为,公益性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属性,公益性的体现应当是自上而下、逐渐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对社会底层人群,公益性应当体现得最强。但现实状况被颠倒过来,越是社会上层越享受到更多的免费医疗服务,这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国有民营制”的运行机制也使得大多数医院忙于创收,以维持医院正常运转,体现不出公益性。
李连达委员提出政府应当加大投入,使医院资源分配合理化,并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纵向,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当向下不断增强;横向,公益性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变化。
■医院要“理念先行”
蔡威委员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更全面的体现,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随着政府投入不断增加,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医院公益性将体现得更为明显。但在政府投入还不足、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现实背景下,医院首先要做的是“理念先行”——树立公益性的理念,不能背弃或偏离这一基本思路,如对基层医院的技术支持、提供人才培养机会等都可以展现出一个以公益性为指导原则的医院形象。
高润霖委员认为,我国医务人员的道德素养、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前两天健康报上有报道说,我们医生的价值还不如小时工,医务人员的工资是相当低的,如果待遇能够与所付出的劳动相匹配,医务人员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他说,我国医务人员完全能够胜任公益性医疗机构的工作,不必有“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担忧。
|
·廖新波:广州发现甲型流感不必紧张 |
·王兴国 |路边烧烤的七大安全隐患 |
·陈玉琴 |干洗店会给您带来皮肤癌 |
·刘士敬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甲鱼 |
·健康时报 |早餐时别做“饼干族” |
·甘露春 |从做梦看你最愿意和谁倾诉 |
·叶依 |面对甲型流感广州人不紧张 |
·常征 |近视激光手术后的“鬼影” |
·王月丹 |人民期待高水平的免费医疗 |
·厦门眼科 |白内障吃药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