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健康:有人认为药交会是纯粹的商业性,目前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变?
鞠世忠:我认为,本届药交会起到了信息的收集、企业资源互相沟通的作用,对行业加强交流、研讨今后的发展形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药交会期间能不能有几笔生意做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进行信息的沟通。
搜狐健康:展会中会安排一些高峰论坛,大家更加关注,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鞠世忠:我感觉这里面有两块人群,参加会议的企业人员比较多,倾向于参加高峰论坛;商业公司则更侧重于到展馆中寻找合适的产品和生产厂家。所以高峰论坛办得时髦、比较火。从我个人来看,我认为2006年是我国医药行业新旧体制的分界点。
搜狐健康:您是否详细谈一下2006年之前的模式是怎样的,之后又是怎样的模式,新旧体现在哪里?
鞠世忠:过去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小一些,市场经济的自由度大一些,但是包括药品的生产渠道以及报批、生产质量、终端的运行都出现了负面的影响,国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控,这是有必要的。
搜狐健康:国家调控的力度加大了?
鞠世忠:国家的调控力度是加大了,当前全国上下对医药行业是非常关注的,今后行业的变化会很大。
搜狐健康:行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鞠世忠:从今年到明年,国家对医药体制的改革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大背景。大背景变化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也要有所改变。
搜狐健康:您的企业在2006年有哪些变化?
鞠世忠: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任何的时期,不管国家的政策如何改变,都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我们主要是产品定位,定位就是生产安全、有效、价格适合国家和老百姓的药品,这就是我们的发展思路。
搜狐健康: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重视安全。
鞠世忠:安全第一。
搜狐健康:安全第一是生产企业的根本,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对企业是一个致命打击,齐二药就是一个例子。
鞠世忠:是的,关键是执行力,生产质量方面抓的是最多的,也是投入最大的。每一批货和每一个批号都要监管的,这是马虎不得的。
搜狐健康:企业在营销上有什么变化?
我们自己建立营销队伍。
搜狐健康:有自己的营销队伍?
鞠世忠:原来的队伍比较散,2006年下半年我们对营销队伍进行了资源整合,这是内部很大的变化。制剂由不同的高层监管,整个制剂合在一起形成总的销售终端,目前全国各地有700多人。这样就不会资源浪费,每个人都到市场跑一跑,每个人管几个省或者几个地区,这样就不浪费资源。
搜狐健康:资源整合就是为了节约成本以及提高效率?
鞠世忠:节约成本,针对性的主攻市场。
搜狐健康:是否可以透露一下今年的销售是怎样的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鞠世忠:今年是稳中有升的,基本上国药产品是有规模的,也比较稳定的,新药销售量有波动,但是总的销售量是上升的,因为有好的产品。利润也是上升的,毕竟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药习惯。
搜狐健康:销售对象是以一级市场还是三甲医院为主。
鞠世忠:是全国的。
搜狐健康:全国的市场是以一级市场为主还是在终端市场。
鞠世忠:主要是做中高档以上的医院,县级以上的医院。国药产品主要是在低端市场,包括城市的中小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医院,零售店。有一些品种的药已经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很好的品牌效应。
搜狐健康:明年是否会整合?
鞠世忠:明年会加大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力度。
搜狐健康:近期行业的一些政策,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鞠世忠:从我个人感觉,只要国家的政策是一致的,就不怕。现在的情况是可替代的产品——仿制药太多了,全国的产品有上万个,再怎么降,也就是一千个,这些药品的价格下降了以后,医生就不用这些药了,找其他的替代药品,所以整体的消费水平也不见得下降多少,但是对某些企业来说就要面临困难。不应该只降中国的,而应该是进口的和国产的都下降。
现在的降价有一点像中国的运动,要不偏左,要不偏右。我国的医药市场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价格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价格不断的降低,有可能也会破坏整个的产业链。很多的企业就不去搞研发和创新了,只是生产仿制药,因为可以降低成本,甚至会出现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工人的工资和水电,有可能导致药品的品质下降,产品质量就被破坏了,最终对消费者还是不利的。
降价不是唯一的手段,但是目前的政策和目标都集中在降价上,中国没有哪个行业像医药行业这样降了十几次或者是二十多次,老百姓还是在喊看病贵,因此绝对不是医药价格的问题。
搜狐健康:现在要求厂商降价,但是药品在流通领域还有很多的环节,价格太低了,就会出现替代品,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鞠世忠:目前,同品质的药有很多的替代,药品也是商品,应该多样化。有钱人愿意用高价药,愿意去大医院,就像享受五星级宾馆提供的服务,享受好的服务和设施。医疗体制改革前要调研,我认为应该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单一的考虑价格。
例如,大的环境下,大家比较认可的就是医药分开,这不是惟一的因素,但却是必要的。中国今后应该往这个方向发展,相对来讲,医院对药品利润的追求就会下降,现在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这个因素去掉以后,是否医药分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还有医疗的层面,我认为应该是计划大于市场调控,过去搞的都是市场化,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医疗应该是计划的,应该鼓励私营医院的发展,同时国家要给予医院财政补贴,加强计划性。包括医生的培训、医生的待遇、医院的管理,医务人员的水平,什么样的疾病应该控制在哪家医院进行治疗,都可以进行探讨,包括社区网点的布置,医院的配置,这是整个社会的保障体制,所以应该用计划的手段去管理。
同时,鼓励发展私营医院,有一些有钱人想用贵的药和享受好的医疗环境,这也是应该满足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对私营医院是否要进行药价的控制,我认为还是值得探讨的。
药品价格层面怎么看待?包括出口什么样的产品、价格如何定位,都应该由市场决定,多用市场的手段调控,而不是用计划的手段操作,国家投资给医院,给消费者,报销的费用管住了,这块通过计划的手段控制,限制医生的处方量,因为这些是财政收入的,秩序就会相对好。
现在的药品高价药很多,如果将价格制定得很低,社会上没有这样的产品,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发展其他的药,所有的药都很便宜,私营医院也用很便宜的药品,这就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
还有流通领域,也应该是以市场经济的手段,或者是完全由市场经济的手段管理不要用计划的手段管理,国家对医疗层面用计划经济,对流通领域和发生商品经济的层面用市场经济来管理。
现在提倡的是工厂生产的成本是多少,加上百分之几给一级或者是二级,之后再给医院,我认为是非常科学的。
搜狐健康:广东省的招标方式对医药企业有什么影响?
鞠世忠:招标投标是一个试点,我自己不想过多的评论。这种招标很有可能就是以价格取胜,我们是以生产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搜狐健康:现在的社会和老百姓都将焦点单一的集中在价格上了。
鞠世忠:举个例子,全国的房地产每平方米成本应该是1000元,之后加价一部分给老百姓,目前我们的房价就要下降80%,但是看上海和北京的房价是多少?如果将这些财富拿出来给消费者、给农村,每年给每个人补贴50元,能解决多少人的看病问题。这类问题完全用计划经济控制是不行的,思路不正确,也是一个误区,希望从一个点上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医疗体制改革作为全球来说都是难题,我个人认为,对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手段。
搜狐健康:医药虽然在一起,但不是一回事?
鞠世忠:对医方面国家要加大监管力度,要掏钱的,要养活医生,让他们靠财政吃饭,但是现在的医生不靠国家养活,完全是靠药厂养活的,这是不正常的。来公立医院来看病的大部分的消费者都需要医保报销的,这也是政府掏钱的,政府掏钱养医生和补贴患者,所以医生的服务水平和报酬要确定份额,也要加大对全社会的社保投入。
我们的GDP每年增长那么大,税收年年超越新高,但是对老百姓医保的投入没有年年的增加,是不成比例的。政府搞了很多形象工程,这是不对的。应该说,首先要考虑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和社会的保障、医疗保障。这块完了以后,才搞形象工程,这块都没有搞好,就搞其他的,这是不对的。
搜狐健康:今年国家一系列的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包括药品降价,对企业有多大的影响?
鞠世忠:影响了2000多万元的销售,我们是国有控股,可能还可以接受,一些小企业就受不了了。
搜狐健康:企业是否有OTC类的药品?
鞠世忠:有的,就是感冒药。
搜狐健康:大家都说2007年对于OTC药品来说是一个机遇之年。
鞠世忠:是的,高端市场容量比较大,降价以后,医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还有处方药不能做广告,大家就看怎么办?都争夺第三终端,热潮第三终端。
搜狐健康:第三终端是否是出路,现在很多业界的评论员,认为现在是伪商机,您是如何看待的?
鞠世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第三终端要考虑范围。全国都做第三终端,中国的面积相当于欧洲,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么多年,大家过度关注医疗水平的提高,但是农村市场的医疗水平一直比较低,现在大家开始关注了,对老百姓还是有好处的,医药水平会提高的,现在的信息多了,老百姓对医疗知识也多了,过去农村是比较落后的,很多人到医院去送药比较辛苦,现在大家热潮第三终端,脚步就迈出去了。
搜狐健康:第三终端是比较慢热的市场,需要很大的投入。
鞠世忠:我们反对短频快,狂轰乱炸广告之后,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产品是要经受市场的考验的。到底药品是否有疗效,价位是否符合老百姓的消费?只有安全、有效、物美价廉,这样的药品才可以流通。
搜狐健康:当前有很多的企业加大了OTC或者是保健品的投入,您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是否是国家对药品的大环境决定的?
鞠世忠:OTC和保健品相比,做广告实际上少一些,毕竟这纪念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比较理智。我认为,搞企业头脑要清晰,要对外面的情况了解,不能跟风。
搜狐健康:企业是否会考虑将OTC的份额减少,而去做保健品。
鞠世忠:不会的,原来的基础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很多的产品在国内和全球的发展战略都不会改变,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看家的本领,这是根本。之后要稳步的发展,国家已经将价格降到一定的水平,或者将行业管理,形成一定风气,所有的企业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以及老百姓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搜狐健康:是指外资和国内的企业吗?
鞠世忠: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本身是有所差别的,也是应该的。国内的企业需要完全的公平,监管的力度、覆盖的范围和视觉也是不同的,因为只看到了几个产品,前期卖得比较好的产品,已经打开了市场,可以降价,利润低了之后马上就生产替代的产品,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需求。
搜狐健康:近期医院销售方面,所有国内的企业都呈现下降趋势,外资企业却上涨得非常快。
鞠世忠:前两天看到一个数字,达到了到了37.4%。相对来说,外资企业的产品比较贵,而且原材料比较贵,实际上对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增长上升了37.4%的时候,就意味着老百姓要花更多的钱埋单,政府要花更多的钱。政府需要调查,不能只搞一个价格,这可能破坏整个产业链,这样就面目全非了。
搜狐健康:你们是否有原创或者自己研发的产品。
鞠世忠:国内有我们研发的新药,目前有两个品种。但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如果原研药不在医保目录中的话,推广想来难度相当大。 (责任编辑:余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