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在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可能很多心脏病都可以通过介入手段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治疗手段的兴起是否会对外科治疗有一定的冲击,现在心脏外科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吴清玉:我们手术可以把病治好,但是做心脏手术一定会有较大的切口,很多病人不能忍受手术带来的风险、痛苦和危险,如果能够通过不开刀解决疾病,给病人减少创伤,减少由于治疗带来的痛苦和风险,是整个临床医学研究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现在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确实给很多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包括不愿意做手术的病人带来很好的前景,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相当大一部分病人,用这种手段还是治疗不了的,必须做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就是这样,现在动脉导管未闭可以用介入把它完全堵上,不用开刀,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也都可以封堵,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通过不手术、介入手段来解决。但不是都能够这样做,因为每个病人不一样,有的想堵堵不了,比如有的室间隔缺损用封堵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每一种技术都是有一定的适应症。
主持人:病人在这方面可以做哪些选择?
吴清玉:首先是建议病人到有条件的医院尽快地明确诊断。我说有条件,就是这个医院设备怎么样,大夫的技术水平怎么样。第二是尽快找到好大夫,能够明确诊断到底是什么病。比如现在很多病通过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是有些大夫不知道,说起来冠状动脉搭桥现在大家都能够接受,搭桥确实能解决问题。但是在过去,连有的心血管内科的大夫和专家都不主张做心血管搭桥手术,这说明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大夫的意见都不一样,大夫对一个问题的见解取决于他的经验、学识和技术水平。换一句话说,有经验的大夫能帮助你确诊,帮助你决定手术方案,帮助你完成这个手术,帮助你用药物治疗等等。这可能是我给广大患者很重要的建议。医院可能很好,但是不见得能够遇到很好的大夫。
笑笑:吴院长您好,我爸出现严重的心梗和主动脉瓣疾病,年纪大了,不适合手术,请问一下心脏外科治疗如何把握治疗时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如何?
吴清玉:这是一个难题,如果冠心病要等到发生心梗,这么大年龄,会带来很多问题。是不是能够手术?要根据检查的结果来看。比如心功能状态能不能承受得了,其他的脏器功能能不能承受得了手术?再去考虑是不是做手术。另外从病变来说,如果主动脉瓣中到重度反流,必须手术。如果做不了手术还要做手术不会有好结果。作为病人来说,明确诊断的时间晚了,采取手术治疗的时间可能就已经错过。这种病10年前、20年前能够明确诊断,但是很多人由于没有条件没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病,不太了解能不能做手术,所以往往延误了手术过程,等到了非常晚期的阶段,已经失去了最佳手术的机会。对于这个病人来说,只有我们看了全面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决定是否能手术。手术需要换瓣加搭桥,我过去做过很多这种手术,比这个年龄大的也做过。
(责任编辑:唐袁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