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热帖称其是阴谋 患者投诉视力大回退 竞争激烈市场被“做坏”
专家回应四大质疑,提醒LASIK手术是“锦上添花”,患者应理性审慎
昨天是全国“爱眼日”。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率接近50%,学生近视发病率接近75%,居世界第二位,近视人数居世界之首。
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目前最为风靡的一种矫正近视的角膜屈光手术,据专业人士介绍,中国现在每年有60-70万人选择这一价格不菲的手术。该手术自1994年引入中国后,已有几百万接受手术者。
不久前,一则“医学界的一个阴谋———近视手术”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广为转载,引起不小的恐慌和震动。
“爱眼日”来临前,本报接到惠州一名青年教师的来信,控诉LASIK手术毁掉了他的一生,这一手术的安全性不得不引起关注……
个案
惠州一名25岁男教师倾诉两度LASIK手术带来无穷恶果
一度实现梦想 如今毁掉光明
惠州某县25岁的男教师张军(化名)给本报的来信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乡村孩子,自小热爱体育,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或体育老师。高中后功课压力大,我的视力急转直下,近视度数一度高达八九百度,不符合报考体育专业的条件。
当时LASIK激光手术矫正近视已经很流行了。为了实现我的梦想,2000年,我趁着高二时的一个假期,带着全家人为我凑的几千元钱,慕名到深圳一家大医院做了LASIK手术。
开始,手术效果非常好,我眼中的整个世界都明亮、清晰起来,高考时我也顺利通过体检,考上了某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
可谁想,大二时我的视力开始回退,一切又模糊了起来。我又找回做手术的深圳那家医院。医生检查后解释,这个手术在个别人身上会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所以2003年他们又给我做了第二次手术。
这次手术后,我的视力回退得更快,没多久我什么都看不清楚。不得已我又找回那家医院。这次他们告诉我,由于我的角膜被切削得太薄,已不能再做手术了,而且我的眼睛由于做了两次手术,普通的镜框眼镜和一般的隐形眼镜都不能矫正我的近视,只能佩戴一种特制的‘硬性隐形眼镜’!
这种特制的隐形眼镜一副要3000多元,佩戴后容易脱落,我坐摩托车时风一吹就掉了一只,只能重新定做,每次定做都要等至少两个星期。
你能想象八九百度的近视不戴眼镜的感觉吗?我的世界一片模糊,根本不能正常工作。而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的月收入仅1000元出头,还不够买一个镜片!我未来的一辈子,都只是为这个镜片打工。
后来我又查找了有关医学资料,才知道在我的身上发生了LASIK手术最可怕的后果———圆锥角膜,最终的结果就是角膜移植!而中国的角膜供体这么紧张,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失明!
我一直以为LASIK手术是个很小的手术,就像女孩子割双眼皮一样,如果有人早一点告诉我这么大风险,我绝对不做!这个手术一度帮我实现了梦想,可现在它却毁掉了我的光明!我不想失明!我才25岁啊……”
分析
角膜切削过薄容易外凸变尖
记者拿着张军提供的资料,找到了一位资深准分子激光治疗专家。他说,由于张军提供的资料不完备,他只能给出大致的分析意见。
从张军现有的资料和他本人描述(佩戴框架眼镜不能矫正视力)可以推断,他确实出现了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圆锥角膜。
专家说,张军出现的圆锥角膜有两种可能。一是张军本身就患有“圆锥角膜”,这是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医院在术前检查时没有及时发现;也有可能张军在手术时处于“圆锥角膜”发病的极早期,当时即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也很难检测出来。
二是张军的“圆锥角膜”可能是由于手术中角膜切削过度造成的。张军属于高度近视,一般来说,度数越高,切削的角膜也越多,而且他还做了两次手术,角膜切削得过薄后,无法承受眼内压,角膜向外凸起变尖,就成为“圆锥角膜”。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规定保留角膜基地床的厚度不得小于250滋m(1滋m为1/1000毫米),现在做LASIK手术的医生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张军的手术是在2000年做的,不排除当时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图:中国的近视人口以惊人速度增长,这是广州两名男孩在免费试用一种近视治疗仪 (责任编辑:邵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