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明确提出今年管理年重点在公立医院,强调管理年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使群众亲身感受到加强医院管理带来的实际效果。
今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卫生部特别对全国公立医院院长提出了要求,医院院长要切实履行医院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专心致志当院长,一心一意抓管理。卫生部部长高强要求公立医院院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维护医院公益性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尽心竭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医疗失职和腐败事件已成为媒体经常曝光的顽疾,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人民健康权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客观地说,群众对医疗服务不满,其中原因有些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滞后、医疗监督和评价体系双重缺失造成的,更多的是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以药养医”的机制直接刺激了公立医院从市场上找出路的“冲动”造成的。不少公立医院院长在医院管理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单纯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医院内部管理,致使出现了过度添置大型医疗设备,三级查房流于形式,不合理检查和治疗情况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就像体内的“肿瘤”,短时期内看似对健康没有威胁,但不治疗会越长越大,还会危及生命。
在去年医院管理年中,卫生部曾指出,有的医院在医院管理年中缺乏针对性措施,存在管理层与执行层思想不够统一、“上热下冷”和敷衍了事现象。说到底,就是医院院长没有端正态度,对医院管理工作没有从思想上予以重视。
实际上,管好“家”中的事,提高医疗质量与促进医院发展并不矛盾,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必然对立。公立医院院长要转换观念,不等不靠,变被动“你要我改”到自觉行动“我要改”,积极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添砖加瓦”。公立医院院长和各级管理者,特别要在约束医师滥用权力、严格收费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建立医院规范管理和医院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上有所作为。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广大医疗机构进行“体内清洁”提供了机遇,为各级医院院长进行院内自律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公立医院院长要善于利用这个“抓手”,把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责任编辑:王乐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