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当前禽流感局部疫情确实有扩散蔓延的可能,防控形势非常严峻。10月份以来,中国有四个省区发生家禽疫情。内蒙古、安徽、湖南的疫情控制情况较好。但辽宁省黑山县的疫情形势严峻,扑灭难度大,防控任务艰巨。 他特别强调:这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关于禽流感的传染源、传染路径、病毒形成和变异的机理,在科学界都有很大的争论,但有两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禽流感可防、可控,但决不可拖延。一旦失去了扑疫的最佳时机,扑疫难度和疫情损失都会成倍增加;假劣疫苗后患无穷。如果疫苗不合格,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工作就不会有效果,带来极大损失。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农业部和卫生部在信息的公开方面做得越来越及时和充分。而且一场关于禽流感防控的科学知识普及运动也已经展开。
信息要公开的道理,并不复杂。首先,疫情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扩散和传染的威胁程度就高,防治起来要花更大的成本,耗费更多心血,这个是SARS带来的宝贵经验。其次,信息不公开,没有信息的普及,对一个事物所知甚少,难免猜疑,会造成民众恐慌。这也会给防治带来阻碍。
事实上,政府对于禽流感的局部暴发早有准备。国务院早在去年就成立了全国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指挥部,由回良玉副总理担任指挥长,以农业部、卫生部为主,协调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进行工作。并且农业部和卫生部建立了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两部联合下发《卫生部农业部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要求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防治工作、疫情处理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协调。该机制要求卫生部、农业部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疫情时,24小时之内互相通报疫情。共同开展疫情监测,相互提供所需相关样本及诊断试剂标准品。共享专家资源,加强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与卫生部流感实验室之间的合作研究。目前这一指挥部已经启动,正在准备一场防控禽流感的硬仗。
显然在此次禽流感事件中,有关部门在信息公开程度上已有较大幅度提高,并且提前作了准备。在湖南遭受禽流感之时,农业部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兽疫局、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通报了情况。同时中央财政从今年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中国农业部还和美国农业部商定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增进在禽流感防控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的交流,提高有关防控决策和政策的透明度。两国农业部还确定,双方对口的兽医研究机构可以在疫情监测、应急反应、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疫苗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这些举措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赞誉。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防治工作的效率,能更有效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这一切主要归功于信息渠道的通畅。要在中国开展防控疫情这样一项艰巨的工作并且迅速有效地完成,资金、人力、物力虽然必不可少,但是没有协调这些资源的制度以及信息渠道,就不可能完成任务。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开山鼻祖罗伯特·索罗教授在解释经济增长的时候留下了一部分资金、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均不能解释的“余值”,而信息无疑是解释“索罗余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各相关部门不仅在禽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上要保持信息通畅和公开,不是来一个事件出一个应对方案,而且要把信息公开作为一项普遍和日常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乐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