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小儿眼病难发现?记住这几个筛查时间点

原标题:狐大医 | 小儿眼病难发现?记住这几个筛查时间点

来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眼科 李丽婷

编辑 | 刘家碧

眼睛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感知世界、认识万物的宝贵工具。顺义妇儿医院眼科李丽婷介绍,科学研究显示,我们所获取的外界信息中,高达80%以上都是依赖于视觉。因此,保护好孩子们的眼睛,确保他们拥有健康的视力,无疑是孩子智力和情感发育的坚固基石。一旦视力受损,不仅可能阻碍孩子的智力发展,降低他们的生活能力,更可能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造成深远影响。

新生儿视力发育与眼病筛查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视力仅为光感且无注视能力,随后逐渐出现追光、追人、追物,到满月时视力达0.05。而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可能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视力严重受损甚至致盲。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及其他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等这些致盲性在生后即对视力产生影响。

由于视力的发育有较强的时限性,而新生儿视力的损伤外观上不会显现,只能依赖一些特殊仪器检查才能发现。如果发现较晚,错过矫正和治疗的最佳时机,轻则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严重情况则会引起失明,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恶性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由此可见,新生儿眼病筛查非常有必要。

新生儿常见眼病

先天性:先无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上睑下垂、小睑裂、角膜病、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等。

后天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眼部感染如新生儿结膜炎、泪囊炎等。

遗传性: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等。

恶性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后即存在或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也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先天性白内障造成的视觉剥夺,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害。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主要影响视网膜血管生成,导致周边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和分化不良。此病同时侵犯双眼,双侧病情轻重不一。眼底改变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酷似,但是本病发生于足月顺产的新生儿,无吸氧病史,且多数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育性血管增生障碍性疾病,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所导致。据2018年中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于34周的早产儿出院前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6.4%。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吸入高浓度氧等密切相关,其他如生后体重增长速率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概率会成倍增加。该病是婴儿致盲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白瞳症的主要眼病之一。早期治疗,部分患儿可自行消退,视网膜病变能够根治,晚期治愈率低。目前,视网膜病变筛查主要通过双目间接检眼镜或广域数字化视网膜图像采集系统进行。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28000—1/15000,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力及生命。超过一半的患儿表现为白瞳症,即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发光,约20%的患儿会出现斜视。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眼病筛查的主要项目

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过程主要包括:眼外观、眼前节和眼底的检查。通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期先天性、遗传性以及后天形成的眼部疾病,并在其对孩子的视觉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之前进行干预和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眼科引进的婴幼儿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是国际上公认的新生儿眼底病筛查的金标准。该设备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检测,性能安全可靠,对人眼无害。它是一种客观的、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有极大的视野和高品质的图像,便于早期发现新生儿眼底病变等问题。检查结果以图片形式报告,便于永久保存及随访观察。眼底筛查开展以来,已筛查2600余例,对眼病筛查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眼病筛查与视力成长指南

一般来讲,对于出生胎龄小于等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孩子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进行首次眼底检查,根据筛查结果确定复查间隔,直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矫正胎龄40周后。对于健康新生儿,建议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

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视觉发育由光感逐渐到注视,家长可以观察婴儿的追光能力,是否能与父母有目光接触或对视。如果发现宝贝双眼球的大小不一致、瞳孔区发白、眼部分泌物较多,可以来眼科就诊检查。

新生儿眼病筛查是一个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小项目,对宝宝的眼睛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但是对宝宝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宝宝在生后1年内,婴儿的眼球快速生长,视功能快速发育,视力从出生时的光感发展至满1岁时的0.1—0.2,双眼协调运动、调节能力、立体视功能也快速发育。这一阶段的宝贝会有稳定的注视,与家人有大量的眼神交流,是家长发现眼病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先天性可致盲眼病的筛查,随着眼球协调运动能力的稳定,还可以筛查斜视、屈光不正等。

1—3岁的宝贝,视力发育至0.5,立体视也快速发育,屈光不正和斜视会影响视觉发育,需要及时筛查和矫治。

3—6岁的宝贝,视力逐渐发育到成人水平,立体视发育完成,这个阶段是屈光不正、斜视、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机。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宝贝用眼增多,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容易引起近视,家长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进行视力、屈光度及眼位的筛查。

阶段性儿童眼病筛查,宛如孩子明亮世界的坚实护盾,为他们无忧无虑的成长保驾护航。这一科学细致的检查,能够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无忧无虑地接受教育、融入社会、享受工作与生活,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