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可能 | 是救命还是虚惊?如何看待肿瘤标志物

原标题:健康的可能 | 是救命还是虚惊?如何看待肿瘤标志物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刘家碧

编辑 | 袁月

肿瘤标志物升高,我得癌症了吗?

老秦(化名)63岁,刚刚退休,正准备开启环游中国的计划,却被一纸报告单绊住了脚步。

前几天,他去做了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本来只是想花钱买个放心,没想到,其中的一个指标——糖类抗原72—4(CA72—4),居然出现了异常。

老秦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得知这个指标与胃癌相关。看到“癌”这个字眼,他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他不敢耽搁,去医院的消化科挂了号。考虑到单次检测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医生让他又做了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查。这一次,CA72—4水平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面对连续两次检查均异常的结果,老秦觉得自己怕是“凶多吉少”了;医生也有些紧张,迅速为老秦安排了胃肠镜检查。

检查中发现,老秦的胃里有一处息肉,但并无恶性病变;而胃息肉也确实会引起CA72—4的升高。胃镜切除息肉后,老秦稍稍松了一口气。如果一个月后复查的结果没问题,他就可以安心地开启退休生活了。

然而,一个月后的检查结果让老秦比刚开始更加焦虑: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结果显示,CA72—4的水平依然略高于正常范围。可胃息肉已经切除了,其他的检查结果并没有显示出明显异常,找不出CA72—4的升高的原因。

老秦拿着这三次的检查结果找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的主任技师王慜杰。王慜杰医生对老秦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详细询问,尤其是最近在吃什么药物、用了什么保健品。在王医生的提醒下,老秦想起来,自己最近在吃一款复合维生素。王教授建议他,先将这个保健品停用一个月,然后再来复查看看。

老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受了王医生的建议。一个月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CA72—4水平真的降到了正常范围。从第一次做肿瘤标志物检查开始,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老秦一直担惊受怕。不仅计划好的退休旅行没能成行,连日常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总是愁得吃不下、睡不着。这一回,检查结果终于没有问题了,老秦的退休旅行计划重新被提上了日程。

王慜杰医生在接受搜狐健康的采访时说,肿瘤标志物的异常一定不能简单地与得了肿瘤、得了癌症画等号;尤其是指标轻度增高时,可能有多种因素影响。除了刚刚提到的胃肠道息肉和服用保健品这两个因素,吸烟、感染、女性月经等事件,均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增高。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些朋友听说了像老秦这样被肿瘤标志物“恐吓”的经历后,便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作用产生怀疑:既然结果异常也不一定是癌症,那为什么还要做这个检查呢?

面对大家的困惑,王慜杰医生解答道,肿瘤标志物虽然不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检测结果对普通人群的意义有限;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比如有不良生活习惯、已经出现相关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及时发现早期肿瘤;对于接受过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及时甚至提前提示肿瘤的复发。王医生也遇到过很多患者因为肿瘤标志物的“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38岁的小林(化名)是一名金融行业工作者,平时工作压力很大,熬夜加班是常态,还要经常出去喝酒、应酬。之前体检的时候,小林被查出有痔疮,但并不严重;尽管偶尔便血,也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小林就一直没太在意。最近半个月,他便血的次数明显增多,小林想,大概是自己的痔疮又犯了,等忙完这一阵去医院看看。

这次体检的时候,小林做了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显示,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癌胚抗原(CEA)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在王慜杰医生的建议下,小林做了胃镜、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已经有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小林因为痔疮导致的便血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肿瘤引发的症状;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查,小林才得以幸运地在恶性肿瘤早期就发现并及时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预后。

小余(化名)则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预见了恶性肿瘤的复发。两年前做完卵巢癌手术和针对性的化疗后,小余一直坚持定期体检,其中也包括肿瘤标志物筛查。这一次,两年来一直稳定的指标出现了波动,和卵巢癌高度相关的糖类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两项指标均出现了轻度升高。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小余间隔一月后复查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CA125和HE4持续升高,一个月内的升高幅度超过50%。此时,小余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了肿瘤复发的早期迹象。小余因此接受了相应的治疗,及时遏制住了肿瘤的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肿瘤标志物筛查要注重联合检测与动态筛查”,王慜杰医生总结道:“单次的、一个肿瘤标志物指标的波动可能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动态观察多个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有效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

同时,王医生强调:“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或出现异常结果时,不能简单等同于确诊肿瘤,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将“加强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写进了指导思想,将“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王慜杰医生表示:“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复发预警以及疗效的评估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说贯穿了肿瘤的诊疗以及治疗后随访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